馬氏體不銹鋼鍛件的加熱規范和鍛造
馬氏體類不銹鋼,在加熱、冷卻過程中,其組織發生同素異晶轉變,因而可以通過熱處理方法細化晶粒,提高鋼的力學性能和抗腐蝕性能。對這類鋼的最后一火變形量無特殊要求,但加熱溫度過高時,有δ鐵素體形成,鍛造時易開裂,δ鐵素體一般是在1100℃~1150℃形成,加熱時注意不要超過此溫度;表面脫碳會促使鐵素體形成,因此加熱時要注意使表面脫碳減至最小。馬氏體不銹鋼的終鍛溫度受其同素異晶轉變溫度(這一轉變溫度大約從810℃開始)的限制,實際生產中終鍛溫度多取900℃或920℃,因為終鍛溫度低不僅變形困難,而且內應力也要增大。
馬氏體不銹鋼對冷卻速度特別敏感。鍛后空冷會出現馬氏體,內應力較大,容易產生裂紋,這類鋼鍛后應緩冷至600℃左右,采用灰冷或爐冷,然后空冷。在模鍛過程中,要防止冷卻模具的介質(如水)噴到鍛件上而引起開裂。
馬氏體不銹鋼鍛件鍛后要及時進行退火,消除內應力,以免在以后酸洗或存放過程中產生開裂。退火溫度一般為750℃~800℃,保溫lh~3h,緩冷至600℃后空冷。
馬氏體不銹鋼對表面缺陷也很敏感。坯料表面上若存在劃痕等缺陷,都會在鍛造過程中擴展成裂紋,故應在加熱前將坯料表面缺陷清除干凈。
沉淀硬化不銹鋼鍛件的加熱規范和鍛造
奧氏體一馬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通過馬氏體相變和時效處理,可以獲得很高的強度。這類不銹鋼的鍛造溫度范圍較窄,一般只有170℃(即1150℃~980℃),若不嚴格遵守溫度規范,便容易產生裂紋。在鍛造過程中,當溫度低于980℃時,必須冋爐重新加熱。采用多型槽模鍛時,終鍛前也大都要重新加熱。在所有各類不銹鋼中,它在鍛造溫度下的塑性最差,變形抗力和硬化傾向最大,又容易發生晶粒長大和形成δ鐵素體。所以,這類不銹鋼鍛件是最難鍛造的。
我們只做好鍛件 不銹鋼鍛件www.ivcve.cn

文章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永鑫生鍛造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