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大陸精密鑄造行業的規模
中國大陸精鑄行業雖然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已經建立,并逐漸得到推廣應用,但真正的飛速發展卻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的十多年間,特別是近幾年。目前,中國熔模鑄造有兩類水平的工藝,類企業采用中溫模料制模和硅溶膠或硅酸乙酯粘結劑制殼的熔模鑄造工藝,即國際通用的熔模鑄造工藝。第二類為采用低溫模料和水玻璃粘結劑制殼工藝,其鑄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比類差,達不到國際熔模鑄造水平。根據大陸的情況,還有采用中溫或低溫模料制模,表面層采用硅溶膠、加固層采用水玻璃制殼的復合工藝,能夠在保證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情況下降低成本。據統計,2001年采用類的廠家超過350家,年產量7.5萬噸,年產值32.8億元;第二類工藝生產廠家(包括復合工藝)超過1350家,年產量近20萬噸,年產值15億元。而2002年,產量更達到 32.1萬噸,產值達到54.9億元。2002年的產量是1988年的6.4倍。而產值則是1988年3.3億的16.6倍。
2.工藝水平、鑄件質量和產品類別從用途和質量水平看
目前我國精密鑄造生產的鑄件主要是:采用類工藝生產的航空及燃氣輪機用鑄件,質量達到國際水平,廠家有50家,年產量0.5萬噸,年產值4億元;采用類和復合工藝生產的商業用精鑄件,其質量檢查項目和標準低于航空件,有300家左右,年產量7萬噸,年產值28.8億元;采用第二類工藝生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低的熔模精鑄毛坯件,有1350家左右,年產量近20萬噸,年產值15億元。從三種質量水平鑄件的比重分布可以看出,水平高的航空精鑄件產量很少,僅占總產量的1.8%,一般商用精鑄件占25.6%,而且質量還達不到國際標準,水玻璃鑄件卻占總產量的72.6%。總體與美國、英國、歐日等先進國家和地區熔模鑄件的市場結構相比,有明顯的差距,高質量的精鑄件比例還很低。
盡管如此,中國熔模鑄造工藝的各個環節還是有了長足的進步,對熔模鑄造發展有較大影響的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也很多,如水溶性型芯、陶瓷型芯、金屬材質改進、大型熔模鑄造技術、鈦合金熔模鑄造、定向凝固和單晶鑄造、過濾技術、熱等靜壓、快速成型技術、計算機在熔模鑄造中應用以及機械化自動化等技術發展使熔模鑄造不僅能生產小型鑄件,而且能生產較大鑄件,大的熔模鑄件的輪廓尺寸已近2m,而小壁厚卻不到2mm。同時熔模鑄件也更趨精密,除線性公差外,零件也能達到較高的幾何公差。熔模鑄件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越來越小,可達到Ra0.4um。http://www.ivcve.cn
我們只做好鍛件 不銹鋼鍛件www.ivcve.cn

文章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永鑫生鍛造廠提供!